10月10日,广州外泌体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广州远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来自全国的相关领域科学家、临床医学专家教授和医美代表,近百人共同见证了外泌体发展的历史性一刻。本次会议由广州外泌体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创立大会主办,远信集团、远想医学研究院承办。

广州外泌体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仪式揭幕现场
根据广州市科技局备案信息显示:经审核,广州远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广州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外泌体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符合广州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有关规定,予以备案并公开。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外泌体技术创新联盟的备案
外泌体领域权威专家领衔组队
全国知名高校及企业参与发起
在联盟成立仪式上,中山大学药学院(深圳)陈红波教授、程芳教授分别被聘为联盟理事长和副理事长,联盟牵头发起单位广州远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陈玉容总经理为理事长和副理事长颁发了聘书。来自全国10多所大学和相关科研单位及医疗机构的20多位专家教授被聘为学术委员。

中山大学药学院(深圳)陈红波教授、程芳教授分别被聘为联盟理事长和副理事长

宋益哲、戴建威、庞玉新、杨蓉娅、赖维、程飚、蒋景龙、陈红波等专家教授被聘为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

徐全乐、冯时、杨蕾、孙彩军、陈鸿鹏、廖勇、刘芳等专家教授被聘为学术委员会委员
在致辞中,外泌体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山大学药学院(深圳)陈红波教授介绍了联盟的筹备初衷。他说,由于外泌体在疾病诊断和临床治疗等多个健康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近年来学术界和产业届对外泌体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都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外泌体产业的健康发展在规模化制备技术、质量控制标准建立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还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外泌体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的成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并肩负着巨大的责任。我们希望通过联合国内相关科研机构、投资机构、头部企业和临床医院,协同开展外泌体的基础研究,突破限制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制定外泌体生产和临床应用质量标准,形成重要的产业技术标准;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同时争取与相关管理部门密切沟通,为产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献言献策,为外泌体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陈红波教授介绍了联盟的筹建情况,程芳教授做了联盟的工作展望
副理事长中山大学药学院(深圳)程芳教授做了联盟的工作展望。她介绍说,广州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外泌体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后,将在上级主管单位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指导下制定和完善联盟的相关管理制度;不定期举办关于外泌体技术的学术研讨会和技术交流活动;并不断扩充联盟成员,吸纳更多对外泌体研究感兴趣或者正在做的院校、机构、企业、专家学者、上下游企业以及投资机构加入到联盟中,构建外泌体产业化全产业链;深入研究探索外泌体技术产业化的方向与方法,拟联合联盟单位和资本方成立产投基金对优秀的外泌体技术项目进行投资合作。
研讨会专家一致关注核心问题
建立标准为市场应用保驾护航
在会议上,专家们就各自领域的研究做了专题分享。在讨论环节,各领域专家还就未来外泌体研究工作开展和临床医学的应用、产业化开发、行业规范的建立、以及市场推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专家们现场讨论热烈
专家一致认为,新技术往往都会存在一个伦理监管、国家政策层的政策支持以及标准和规范的问题。专家们也都表示,希望通过联盟成员单位和专家的共同努力,推动外泌体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专家们纷纷为外泌体发展贡献智慧
与会专家还做了专题分享,陈红波的《外泌体在器官移植免疫排斥中的应用》,程芳《外泌体在皮肤损伤再生修复中的应用》 ,杨蕾的《唇形科药用植物资源及次生代谢研究》 ,蒋景龙的《植物外泌体研究及应用 》,范航的《远想医学研究院植物组培及外泌体研发平台简介》,周晗的《远想研究院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及外泌体纯化平台简介》,庞玉新的《天然冰片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赖维的《干细胞外泌体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前景》,程飚的《外泌体在整形美容临床应用进展》,戴建威的《干细胞外泌体在肺病中的应用》孙彩军的《基于外泌体递送系统的新发突发传染病疫苗技术》,宋益哲的《外泌体在糖尿病研究中的进展及展望 》,高博韬的《细胞薄膜组织工程及其与外泌体联合应用展望》,武海军的《干细胞介导的植物广谱抗病毒机制 》,都在向社会展示着外泌体的热度和速度。
外泌体已成为医学界的大网红
加速市场应用才能造福全社会
科学家程芳教授说,外泌体已经成为世界科学界和医学界的大网红。外泌体作为一种递送药物的安全有效解决方案,以及再生医学的新工具,近年在科技赋能、趋势助推下,在治疗和诊断方向的应用也从实验室的概念阶段快速推进,并迎来了产业化合作新浪潮。然而,相较于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全球专注外泌体诊断与治疗产品研发的生物科技公司在 2015、2016 年后才逐渐兴起,产业整体处于技术主导的萌芽阶段,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均属于蓝海市场,未来可期,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会议现场
作为联盟牵头组建单位负责人,陈玉容总经理表示,联盟的成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专家们通过研讨的方式共同挖掘外泌体技术的更多可能性,推进外泌体技术在临床及其他方面应用上的落地,推动外泌体产业化健康有序发展。

联盟牵头单位负责人,远想生物总经理陈玉容女士致辞
她说,这几年,远想生物在推动产品更新和行业标准建立上不断发力,她希望联盟成立后,能和更多的科研机构、知名学府、制药企业、医美企业及相关组织和学术团体充分合作,共同推进外泌体的产业提升,最终推动外泌体的市场应用,造福社会和广大用户。

部分与会专家合影
陈红波教授表示,外泌体作为一种递送药物的安全有效解决方案,以及再生医学的新工具,近年在科技赋能、趋势助推下,外泌体在治疗和诊断方向的应用也从实验室的概念阶段快速推进,并迎来了产业化合作新浪潮,成为下一个群雄角逐的黄金赛场。
本次大会只是一个开端,外泌体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化发展任重道远。接下来,外泌体技术创新联盟将担负起领航者的职责,充分发挥联盟影响力和引领力,不断释放创新发展要素活力,开创外泌体产业化发展新局面,为推动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持续发力!
专家访谈
多方联合共促外泌体科研加速产业转化
外泌体联盟理事长中山大学药学院(深圳)教授陈红波
陈红波教授是国内少有的外泌体专家,多年来一直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在外泌体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后,就行业关心的问题做了专业解答:
外泌体于1983 年首次在绵羊网织红细胞中被发现,外泌体直径为 40-100 纳米。
以前,人们认为外泌体可能没什么用,但是这些年,研究者发现,外泌体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细胞可以分泌不同的外泌体,它们可以介入到细胞与细胞之间以及不同的组织之间。
其实,这些年来,国际上对外泌体的关注研究和投资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外泌体具有非常好的应用价值,它可以改善一些人体疾病、调节人体生理功能。这两年,国内对外泌体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始,而且在多个领域的研究热度都很高。
这些情况,我们可以从一些发表的科研论文上看出来。这几年,外泌体的科研论文成指数明显增长,包括我们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外泌体这一块的投入也是越来越多。在国际产业界也是一样,通过各种渠道都可以看到,这两年国外的很多机构都投资了外泌体这个领域。
包括我国在内,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展了很好的外泌体研究和产业化的尝试。这是当前的大背景,但是,如果说想要把外泌体推向大规模生产或者推向市场还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从生产商来说,外泌体如何能够大规模的制备出来,现在还比较困难,这是一个瓶颈。第二,在外泌体制备出来以后,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得要有个规范。无论如何,作为一项技术,最重要的还是把外泌体推向市场、推向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无论是在临床中应用还是在平时生活应用中,都要有规范和标准,这些都是外泌体发展推广面临的问题。
因为这些问题,所以我们就在想,是不是能够成立一个机构或者组织。这个机构或者组织,最好是包括科研人员、临床专家,还要有一些在外泌体产业化发展有尝试的头部企业;政府可以通过这个组织对外泌体的研究发展和推广,施行政策并进行指导。同时,专家们可以就外泌体的制备、临床应用等在组织内研究探讨,提出建议。
另外,这个组织的建立也可以起到一个桥梁作用,促进我国外泌体行业人才的储备,推动科研和应用。在这个目的下,我们联合了广州的几个大学和一些医院,还有一些临床专家,组成了一个由十多家单位发起的广州外泌体产学研联盟。
这个联盟,我们认为还是有比较好的代表性。因为,它是我们国家第一个以外泌体为名称的产学研联盟,我们希望联盟成立以后,对我国外泌体行业的科研和产业转化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权威解读
为什么说外泌体是世界医学界大网红?
外泌体联盟副理事长中山大学药学院(深圳)教授程芳
外泌体作为一个比较新的科学研究,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那么外泌体到底怎么来的?有什么作用呢?在外泌体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山大学程芳教授看来,其实并没有与那么复杂:
其实,要想获得优质的外泌体,我们可以用传统农业打个比方。我们怎么获得优质的大米?我们需要三样东西,第一,我们需要优质的种子;第二,我们需要优质的种植土壤和环境;第三,我们需要优质的收割以及保存大米的技术。
对于外泌体来说,怎么获得优质的种子,我们就需要获得优质的细胞,比如干细胞。怎样获得优质的土壤和环境?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摸索出最佳的细胞培养基的配方以及培养条件。怎么获得优质的收获以及存储技术呢?那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探索一系列的包括怎样获取外泌体、怎样大规模的纯化外泌体、怎样更好地保存外泌体的技术。在液体里面,科学家就发现外泌体的功能活性大大减弱,那就必须摸索怎样来进行冻干。既不伤害外泌体的品质,又能够让它长期高效、高质的保存。获取一个优质的外泌体,科学家要攻克的难关还是很多的。
外泌体的治疗现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用于疾病的诊断,第二是用于疾病的治疗,第三是大家没想到的,外泌体还可以作为一个载体,把药物装进去,然后进入人体进行治疗。
可以说,在如今的医学界和科研界外泌体是一个大网红。从去年到今年的新冠疫情中,有好几起新冠重症患者无药可治,没想到使用干细胞的外泌体获得了治疗上的奇迹。并且,皮肤科医生在临床研究中也发现,干细胞的外泌体可以治疗很多顽固性的皮肤病。比如大疱性松解症、顽固性的银屑病、大家都听说过的牛皮癣、顽固性的湿疹、特应性皮炎。还有一些特别难以治疗的严重切割伤、烧伤、烫伤以后促使组织的损伤修复,针对这些,干细胞外泌体的作用是很强大的。
最近很多医生发现,在皮肤光老化的治疗上,外泌体的治疗作用也获得了很多的惊喜和更多期待。外泌体虽然说非常的好,但是想得到大量的外泌体是非常不容易的。
为什么呢?因为外泌体的制备技术平台打造的门槛非常高。至少有以下几个技术是必须攻克的难题:第一,我们需要来源的细胞能够有很强的扩增能力,要容易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来源的细胞质量是非常好的。还需要保证它分泌的外泌体稳定性很强且大小均一。因此,来源细胞的技术是需要攻克的第一大难题。第二,需要实现外泌体的大规模制备。实现这种批量化、高效率,实现高纯度的生产来护航外泌体临床级的应用,还有一系列的难题需要解决。因此外泌体的规模化制备的技术难题也是非常多的。第三,在获得了非常优质的外泌体以后,怎样来保存、怎样来检测保存的外泌体,是不是还能够维持它的强大功能活性和效率?更需要一系列的外泌体质量控制体系来实现安全、低量、保质、又增效的最终临床应用效果。
因此,外泌体的保存和它的质控技术有这些难题需要攻破,正因为以上技术难题,外泌体一系列的技术平台打造是非常不容易的。
本文来源:医美视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医美视界 » 外泌体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成立,科学家联手企业建造再生医学新赛道!